《聯合早報》中文版4月21日報道:新加坡政府將通過新出臺的《凈零金融行動計劃》,進一步推進綠色金融的發展。《凈零金融行動計劃》增加轉型金融方面的內容,強化并延長現有的津貼計劃,為新加坡及亞洲實現凈零排放目標提供助力。
新加坡金管局增加撥款1500萬元 增強津貼計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將增加撥款1500萬元,增強可持續債券和貸款津貼計劃,支持轉型債券和貸款,并將津貼計劃再延長五年至2028年底。
金管局把保險關聯證券津貼計劃再延長三年至2025年底,為專注于亞洲風險的巨災債券支付發行成本。自2018年以來,這項計劃已支持23個巨災債券在新加坡發行。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星期四(4月20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可持續金融和綠色金融研究所的開幕儀式上講話時,公布《凈零金融行動計劃》的具體情況。
金管局根據2019年《綠色金融行動計劃》,新出臺了《凈零金融行動計劃》(Finance for Net Zero Action Plan),將重點從綠色金融擴大到轉型金融。
黃循財是金管局副主席,他闡述了《凈零金融行動計劃》的四個主要目標,其中之一是促進金融創新和催化可靠的綠色和轉型解決方案和市場。
他指出,脫碳成本高昂,“僅靠公共財政無法彌補巨大的資金缺口。我們必須加強公私伙伴關系,從公共和私人來源調動更多資金”。
黃循財引述咨詢機構麥肯錫的一項研究,到2050年,估計亞洲每年需要超過3萬億美元(4萬億新元)才能實現凈零排放。
他強調,金融領域在凈零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需要更多資金來扶持新綠色活動和轉型活動。
黃循財指出,可持續債券及貸款津貼計劃刺激了新加坡發行的可持續債務顯著增長,去年新加坡發行總額超過300億元的債券。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數據,新加坡占東盟累計發行可持續債券的比重超過一半。
他說,目前轉型債券僅占可持續債券市場的很小部分,希望強化后的津貼計劃能支持新加坡轉型金融工具市場的潛在增長。
金管局將持續發展和擴大綠色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也將繼續投資拓展本地勞動力的技術和能力,以實現凈零金融行動計劃的目標。
黃循財說,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研究,支持綠色發展和轉型金融,協助企業制定新的綠色產品和解決方案。在金管局的支持下,國大可持續金融和綠色金融研究所于2021年12月開始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