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月20日報道:全球經濟疲軟以及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給貿易相關工業造成沖擊,盡管新加坡中小企業的業務在去年第四季度保持擴張,但擴張勢頭比上個季度疲弱。
去年第四季度,包括交通及物流業、資訊通信科技業、資源業、零售業以及批發貿易業在內的多個行業處于萎縮狀態,而在第三季度,只有資訊通信科技業萎縮。
報告參考了10萬多家中小企業客戶的交易數據,它們的年營業額最高達3000萬元。指數如高于50,顯示中小企業處于擴張狀態,業務狀況良好;如指數低于50則顯示企業處于萎縮狀態,業務狀況欠佳。
配合這份報告,華僑銀行首次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間,訪問了2000多位中小企業老板,了解他們對商業前景的看法以及未來六個月面對的主要挑戰。受訪企業在短期內對商業前景保持樂觀。其中,47%的企業預期今年上半年的業務將改善,38%的企業預期業務保持不變,其余企業則認為業務會退步。
華僑銀行環球商業銀行業務部總裁高體良說:“中小企業對今年上半年的前景相當樂觀,他們密切關注中國重新開放局勢的發展,據此確定其對下半年的預期。”
報告指出,第四季度的增長主要由商業服務業、建筑業、餐飲業和制造業拉動。交通及物流業、批發貿易業和資訊通信科技業等外向型領域,則被疲弱的全球需求所拖累。
交通及物流業的萎縮情況最為嚴重,指數從50.1大幅跌至46.9。全球船運前景低迷以及新加坡出口下降,給海運領域造成沖擊。能源價格上漲對物流業者和貨運代理商的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資訊通信科技業指數進一步放緩,從49.4跌至48.5。其中,數據處理和軟件發展以及資訊通信科技制造與銷售等領域都處于萎縮狀態。
建筑業指數維持在51.8。報告指出,在公共住屋和商業項目的支撐下,建筑需求繼續高漲。受俄烏沖突影響,建筑材料的價格在2022年初漲至最高水平,目前已開始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