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2月14日報道:受到各行業前景喜憂參半的影響,新加坡商業情緒連續四個季度降低,在2023年第一季度觸及全年低點,尤其是制造業和批發貿易領域。
新加坡商務信貸資料中心星期二(12月13日)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的商業樂觀指數顯示,本地企業的商業情緒連續四個季度低落,商業樂觀指數從今年第四季度的4.98%將進一步下跌到明年第一季度的4.73%。若與今年第一季度的5.91%相比,明年第一季度的商業樂觀指數跌幅更為顯著。
商務信貸資料中心每個季度向本地200家公司展開調查,了解商家對下一個季度的銷售量、凈利、庫存、銷售價格、新訂單以及招聘這六方面的展望。指數代表了受訪公司在上述六個方面的預期,與去年同比增加的凈百分比,計算方法是用預期增加的受訪者百分比減去預期下降的百分比。
在六大指標中,銷售量再下跌2.24%;凈利比第四季度的零百分比略升0.75%;銷售價格從9.70%下滑至8.96%;新訂單從10.45%跌至9.70%;招聘從8.96%下降至8.21%,庫存從2.24%跌至負1.49%。
交通和建筑業最樂觀
從個別行業分析,交通和建筑業最顯樂觀,六個指標的展望都保持正面。
明年預計交通業銷售量將上升33.33%、凈利上升25%、銷售價格上升46.15%、新訂單上升50%,招聘和庫存水平則分別上升38.46%和16.67%。
建筑業的銷售量從第四季度的15.39%上升至23.08%;凈利和庫存升至15.39%;銷售價格的展望較為樂觀,從30.77%增長到46.15%;招聘從15.39%上升至30.77%。
批發貿易業的商業情緒最低,六個指標中有一半是負數,銷售量和凈利仍然處于萎縮,從今年第四季度的負13.33%改善至明年第一季度的負6.67%。銷售價格則從負6.67%改善至零增長。對新訂單的前景看法則改善最大,從負13.33%升至零增長,庫存則保持在負6.67%。
新加坡商務信貸資料中心總裁謝慧卿說:“總的來說,由于地緣政治不明朗、高通貨膨脹和外部需求情況惡化,商業情緒進一步降低。進入2023年,我們預計,交通和服務業領域的增長前景將保持樂觀,而外向型領域將保持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