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2月9日報道:數字轉型、可持續發展議程、人才短缺和進階分析(advanced analytics)等顛覆性趨勢,使企業迫切需要思考如何保持領先地位及創立新業務。
麥肯錫創業部門(Leap by McKinsey)星期四(12月8日)發布的東南亞新業務建設狀況報麥肯告顯示,盡管經濟波動加劇,76%的受訪企業領導人把新業務建設視為公司的五大戰略重點,高于去年的66%。
報告指出,新業務建設能讓企業受益,例如,45%的受訪企業在將新業務建設視為優先考量后已取得顯著營收增長。
此外,54%的受訪企業預計在未來一年增加對新業務建設的投資。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曼努爾(Nimal Manuel)認為這個現象值得關注,因為談及建設新業務是一回事,采取實際行動是另一回事。后者意味著調動資源或重新分配組合來實現新業務的建設。
報告指出,與兩年至五年前相比,東南亞過去一年的新業務建設平均增加了27%。然而,東南亞表現仍落后于全球,因為相比之下,過去一年全球新業務建設增加了43%。
曼努爾解釋,建設新業務有個學習過程,對于任何企業,首次設立新業務并非易事。企業必須有心理準備,可能會出現一兩次失敗,從而逐漸建立起設立新業務的DNA,對所需的人才、需部署的資源等有進一步理解,最終才能看到投資回報率有所提高。
報告指出,企業建設新業務時面臨的挑戰,包括在設立新業務前沒有仔細思考自己的核心優勢、無法獲得所需資本或人才,以及新業務和核心業務之間存在張力等。東南亞企業成功設立新業務的原因包括開展有效合作、從核心組織獲得足夠的資源以及為擴大新業務規模而制定清晰和標準的流程。
談及新加坡的新業務建設狀況時,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拉斯(Vivek Lath)表示,新加坡有不少新業務設立,無論是本地公司或在新加坡擁有業務的全球公司。他認為,新加坡有潛能發展新業務的領域包括數字和分析平臺、在本地設立可持續產品的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