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0月6日報道:新訂單增長創新高,支持新加坡私營經濟領域在9月大幅擴張。不過,企業面對的通貨膨脹壓力也惡化,投入成本漲幅達到四個月來最高。
標普全球(S&P Global)星期三(10月5日)發布的9月份新加坡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新加坡整體PMI從今年8月的56.0,上升至57.5,已連續22個月高于50。
指數高于50,意味經濟處于擴張狀態,低于50則表示經濟陷入萎縮。
新加坡采購經理指數根據約400家私營企業的小組問卷回復編制而成,按一定比重綜合了新訂單、產值、就業率、供應商交貨時間和庫存等因素,得出經濟表現指標。
9月數據顯示,整體商業環境改善主要由新訂單漲幅創紀錄帶動企業需求增長。受訪者反饋近期疫情相關措施放寬加強了潛在需求,促進了銷售增長。為迎合需求,企業加速生產,人手四個月以來首次增加。
銷售上漲,以及隨之而來的生產需求促使企業在9月份顯著加大采購力度。庫存水平也相應調整,企業的采購庫存連續五個月擴張。不過,需求更強勁影響了企業履行未完成訂單的能力,訂單繼續積累,創九個月以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