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9月24日報道:易華仁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氣候行動在世界各地都受到高度重視,新加坡必須采取行動確保航空樞紐可持續發展,才能在全球保住地位。“即使這意味成本會提高一點點,但它具備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競爭紅利。”
氣候變化影響各領域,為推動航空領域可持續發展,由新加坡民航局委任的國際專家咨詢團就機場運作、航空公司和空中交通管理三方面提呈15項建議。這些建議將納入明年發布的可持續航空樞紐藍圖中。
咨詢小組星期五(9月23日)把約80頁的報告提呈給交通部長易華仁。易華仁當天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氣候行動在世界各地都受到高度重視,新加坡必須采取行動確保航空樞紐可持續發展,才能在全球保住地位。
“即使這意味成本會提高一點點,但它具備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競爭紅利。”
易華仁說,政府在落實藍圖時,也會盡力確保新加坡能與其他航空樞紐公平競爭,包括和業界共同探討哪些方面需要政府額外的幫助。“不論是提升技能或是投資新型能力和創新,都是我們向來在進行的,但在強調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這將出現全新的推動力。”
小組建議提高再生能源使用 及采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等
六項咨詢小組的建議針對機場運作,主要集中于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改善能源效率,以及資源循環。
這包括探討在樟宜機場飛行區的水源、跑道和滑行道周圍區域等安裝太陽能板、改善機場空調效率、安裝廢料轉化能源(waste-to-energy)系統,以及轉向使用電力、氫能或生物燃料等干凈能源的空側車輛(airside vehicles)。
航空公司方面,咨詢小組則建議業者推動并采用可持續航空燃料和發展航空技術。
報告指出,全球可持續航空燃料還處于初始階段,須確保它更容易獲取也更負擔得起。為支持航空公司提高可持續燃料的使用,民航局可與利益相關方發展與落實藍圖,為新加坡和區域可持續燃料供應建立長期且有保障的生態系統,包括加強供應鏈、尋找原料來源和投資新的燃料生產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