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8月29日報道:全球區塊鏈行業去年吸引到總值148億美元(約205億新元)的創業投資,比前年的21億1100萬美元大增600%。
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發布最新報告及上述數據時指出,盡管缺乏監管框架,公司和投資者仍渴望開發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資訊科技(IT)解決方案。
GlobalData的交易數據庫顯示,2021年北美地區的風險投資居首,達到68億美元,比前年的10億3400萬美元增加560%;其次是拉丁美洲,達34億美元,前年僅300萬美元;歐洲為30億美元,比前年的7億7400萬美元增加290%;亞太區是16億美元,比前年的2億8000萬美元增加460%;中東則是4億4000萬美元,前年為2000萬美元。
GlobalData支付分析師克里斯·丁加(Chris Dinga)在文告中說:“正在大力投資區塊鏈科技的一個行業是銀行和支付。區塊鏈正在幫助支付行業管理匯款、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資產代幣化(tokenization),然而它仍然是一項新科技,在支付基礎設施內全面采用之前須要進行充分測試。”
區塊鏈軟件和服務市場 2030年料達1990億美元
另外,GlobalData的最新報告《區塊鏈支付的創新》顯示,區塊鏈軟件和服務市場在2020年的價值為4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驚人的1990億美元規模。區塊鏈在匯款基礎設施、房地產和整個金融行業等核心科技內的整合將推動增長。
目前,大多數區塊鏈整合項目處于實驗階段,因為缺乏監管和熟練工人,導致一些公司無法在基礎設施中采用這項科技。
丁加說:“區塊鏈科技在金融領域被采用時,仍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加密貨幣是最受歡迎的應用,但它只代表區塊鏈科技的一個潛在應用。然而,政府和公司正在各自探索不同的方式,使這個科技適應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