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5月31日報道:人力部報告顯示,受聘于同一雇主至少一年的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整體工資增幅從2020年的1.2%,顯著增加至去年的3.9%。另外,去年有七成員工獲得加薪,比前年的59%多。
經濟強勁復蘇加上勞動力市場緊縮,新加坡去年有更多雇主為雇員加薪,然而通貨膨脹影響了實際增幅,雖然工資增長持續高于通脹,去年的實際薪金只增長1.6%,略高于前年的1.4%,但比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前的3.3%遜色許多。
人力部昨天發布的《2021年工資報告》顯示,受聘于同一雇主至少一年的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整體工資增幅從2020年的1.2%,顯著增加至去年的3.9%,加薪幅度和2019年相同。
報告指出,因為經濟強勁復蘇和緊縮的勞動力市場,去年有七成員工獲得加薪,比前年的59%多。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本地的整體工資增長在2010年強勁反彈至5.7%,而去年加薪率雖有所回升,人力部報告指增幅還是比較低,顯示雇主因疫情持續,在加薪方面采取謹慎態度。
“2021年總工資增長反彈,反映了各行各業普遍的復蘇,以及因邊境限制,非居民勞動力流入減少,使勞動力市場緊縮所致。”
新加坡去年全年經濟增長7.6%,從前一年萎縮4.1%強勁反彈,不過核心通脹率持續上揚,今年4月達到3.3%,創下10年來新高。
從2009年至去年,計入通脹率、包含雇主公積金的實際工資,增幅最高的年份是2015年,達5.4%。盡管去年的整體工資漲幅和2019年一樣是3.9%,但疫前的通脹率較低,而去年的高通脹導致實際工資僅增長1.6%,是自2013年以來的第二低。
經濟師:加薪若低于通脹率 雇主將面對員工流失壓力
人力部預測今年勞動力市場仍然緊縮,工資將繼續增長,但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仍存在,例如還未停火的俄烏沖突,可能會影響商業信心并使增長率減緩。近期全球供應鏈受到沖擊,預計通脹將繼續居高不下,并抑制實際工資增長。
聯昌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認為,生活費增加和緊縮的勞動力市場,可能會使雇員期望今年有更高的調薪,無法提供高于通脹率加薪的雇主,會面對員工流失壓力。
他受訪時說,2021年整體工資增幅雖已恢復到疫前水平,但與此同時本地通脹率也不斷攀升,他預計今年的加薪幅度,會因行業及雇主招聘的難易程度,出現很大的差異,特別是餐飲業的雇主,可能必須加碼才能留住人才。
“以宏觀角度來看,實際工資增長不高,加薪的幅度大部分被通貨膨脹抵消了。個別行業如遭疫情重擊的餐飲業,已看到復蘇跡象,特別是今年下半年情況會進一步改善,餐飲業得和其他行業競爭,加薪留人。”
星展集團經濟師謝光威也指出,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的交通、酒店及餐飲業,今年會受惠于邊境重開、防疫措施放寬而取得成長,預計加薪幅度會比其他行業高。
不過他提醒,高通脹持續成為關注課題,他預測今年整體通脹率為4.6%,比早前預測的3.8%高,會影響工資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