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5月16日報道:新加坡工業房地產領域持續強勁復蘇,工業租金連續六個季度取得增長,今年第一季環比上揚1%,是2013年第三季以來的最大季度漲幅。
與此同時,高力國際(Colliers)最新發布的報告也顯示,工業房地產價格環比上升3.1%,創下2014年第一季以來的最大季度漲幅。
報告預期,在食品、媒體、物流、科技和生物醫療等增長行業的推動下,工業房地產,尤其是高規格的貨倉和商業園的需求將提高。企業建立更具韌性的供應鏈、采取“以防萬一”(just in case)策略、工業日益數字化,以及經濟增長,也將繼續支撐工業租金和價格的漲幅,但增速可能因為供應增加而有所放緩。
報告也指出,工業房地產早前面對建筑工程延誤的問題,但預計大部分供應將陸續在今年內完工。
從現在到2025年,工業空間每年的平均供應為1292萬平方英尺,比過去三年多出接近一倍。工業空間供應預期激增,有助于緩和租金和價格的漲勢,同時為業者提供更多選擇。
高力國際工業服務執行董事卜星元說:“新加坡已重開邊境,業者可能探討讓供應鏈多元化,并尋找更便宜的存貨選項。他們也許無需像之前那樣囤積那么多貨品,以應對供應鏈中斷的情況。”
另外,大部分國人已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儲存醫療產品的空間需求預料減少,釋放出一些供應到市面上,這可能間接影響中小企業對老舊貨倉的需求,進而抑制這類工業空間的租金增幅。
由于新供應增加,今年第一季的全島工業空置率上漲0.4個百分點,達到10.2%。接下來預計推出的項目包括了位于大成道(Tai Seng Ave)的Solaris@Tai Seng項目、由Big Box大樓重新發展成的商業園“鵬瑞利商務城”(Perennial Business City)、位于班丹彎(Pandan Crescent)的LOGOS EHUB,以及先驅路1段(Pioneer Sector 1)的貨倉大廈。
在優質物流資產需求強勁的帶動下,工業空間的資本價值(capital values)環比上揚2%,每平方英尺約為2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