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4月26日報道:新加坡必須深化工業和企業轉型,打造可持續強勁增長的成功本地企業,為人民創造良好的工作。
貿工部長顏金勇昨天在貿工部和新加坡旅游局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舉辦的首個大型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時說,政府將與一些具潛能的企業合作,加速它們國際化的步伐。這是之前宣布的企業2030愿景的一部分。
顏金勇說:“在成本上升,以及找不到足夠具備合適技能的員工來支持企業日常運作的情況下,一些企業會問該如何轉型?其實,唯一可以克服這些挑戰的可持續方式,是持續不懈地推動創新和轉型。”
600名勞資政組織 商會商團和工會等代表出席
這場在新達新加坡會議中心展廳舉行的研討會,吸引了600名來自勞資政組織、商會商團、工會和智囊機構的代表參與,集思廣益探討新加坡經濟下階段發展。
在研討會上,顏金勇呼吁企業繼續提升生產力。他說,全球經濟正在重開,勞動市場可能進一步吃緊。因此,企業必須采納創新的解決方案并調整商業模式,降低對人力的需求。
他鼓勵企業運用政府推出的多個援助計劃,如通過中小企業數字化計劃(SMEs Go Digital)和生產力提升計劃(Productivity Solutions Grant)采納基本的數字解決方案,或通過企業發展計劃(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ant)和“首席科技官”數字咨詢服務(CTO-as-a-Service)獲得更針對性的援助。
此外,企業應創造不易被復制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制定更高價格,爭取更廣大和持久的客戶。“這沒有捷徑,企業須繼續在研發獨創技術和發展技能上作出投資,才能保持競爭力。”
顏金勇上個月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貿工部開支預算時宣布,新加坡制定新加坡經濟2030愿景,從服務業、制造業、貿易和企業四大支柱著手,為長遠經濟增長規劃發展藍圖。他昨天也在研討會上闡述這些策略。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林明彥過后講話時指出,工商總會將與政府、工會、企業和商會商團合作,攜手落實新加坡經濟2030愿景。他說:“我們將通過國際化、數字化和轉型,以及工作和技能著手,從這三個戰略支柱推行各項措施。”
林明彥說,企業通過國際化和轉型推動發展,不應該忘了這個進程的核心是人。工商總會最近推出工作發展伙伴計劃,協助具轉型潛能的企業制定增長策略,并在過程中為國人重新設計和創造新的工作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