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4月13日報道:烏克蘭戰爭持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開始收緊貨幣政策等因素將給本區域經濟帶來風險,東盟加三(中國、日本及韓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計放緩,從早前預測的4.9%減至4.7%。
“東盟加三”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昨天發表最新報告指出,烏克蘭戰爭對本區域前景構成新興風險,這個區域已感受到更高能源價格帶來的沖擊。盡管東盟加三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直接曝險有限,但這場戰爭如果持續下去,將對該區域經濟造成影響。
報告認為,全球供應鏈中斷、通脹更高,以及經濟增長放緩將打擊東盟加三的出口和增長表現。
AMRO今年1月底發表區域經濟前景的預測時原本預期,東盟加三國家今年經濟料增長4.9%,東盟則增長5.2%。
除了調低東盟加三的增長預測,它在最新報告中也稍微調低東盟今年經濟預測至5.1%。新加坡的經濟預測不變,保持為增長4%。至于明年,東盟加三和東盟預計分別增長4.6%和5.2%。新加坡明年的經濟增長則可能放緩到2.6%。
報告也指出,美國通脹上升促使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但目前還不知道當局的舉措有多激進。如果利率上調幅度比預期更高,以及全球金融條件隨之緊縮,將給本區域的利率、資本流動和金融市場帶來影響。
此外,受疫情影響,這個區域許多經濟體的金融風險仍居高不下,宏觀金融政策必須繼續著手于緩解疫情對家庭和企業的沖擊,以及支持經濟邁向復蘇。如果復蘇步伐被拖累,更多企業和個人將面對財務壓力。
盡管存在上述風險因素,本區域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高,將推動經濟增長。AMRO首席經濟師許和意說:“邁入2022年,這個區域似乎在長期對抗病毒上取得一些成績,現階段可期待經濟更全面地開放和取得強勁經濟復蘇。”
至于本區域的通脹情況,許和意認為,對比美國和其他區域的新興市場,本區域的整體通脹率依舊處于低水平。這有助于東盟加三國家繼續推進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
東盟加三經濟體今年的通脹率預測為3.5%,高于2021年估計的2.1%,2023年則有望放緩至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