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4月5日報道:新加坡更新了2018年推出的海運產業轉型藍圖,以指引下來幾年的集體發展方向。新的海運產業轉型藍圖的重點目標,是在2020年至2025年間讓該領域取得20億元的增值,或2%至3%的年均增長。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杰在昨天的海事周開幕發表主題演講時,宣布推出更新版的海運產業轉型藍圖。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昨天發布文告指出,這能讓新加坡更新現有策略以應對挑戰,并且把握疫情和全球供應鏈轉移的新機遇。
這也是未來經濟委員會(Future Economy Council)更新的首個產業轉型藍圖2025(ITM2025)。該委員會的目標是更新和優化新加坡的23個藍圖和行業策略,以便更好地應對營商環境的快速變化,為新加坡未來經濟發展規劃出新的方向。
設勞資政轉型委員會
2025年海運產業轉型藍圖包括四個策略:確保新加坡海事業作為全球供應鏈關鍵節點的相關性和韌性、建立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并積極發展新的增長領域、支持海事業中小企業和起步公司發展成為全球領軍企業,以及培養一支具備全球技能并面向未來的海事業勞動力隊伍。
另一方面,新加坡也將設立海事業勞資政三方轉型委員會,加強海事業新點子的實踐工作,以引領海事業的行業轉型。
委員會將會由六名來自業界、工會和政府的代表組成,包括新加坡港務集團、裕廊海港、新加坡船務公會、新加坡海事基金會、新加坡高級海員聯合會和海事局。
為支持新加坡海事業的持續發展,海事局今年起將進行年度業界調查,收集及時的業界活動、科技、可持續和人力發展數據。這些數據將有助當局推出更有效的政策和活動,讓海事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