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1月6日報道:誰會買一個售價近5萬新元、可同時為30只名表自動上發條的保險箱?答案是日漸壯大的中國富豪群體。
中國富豪數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減反增,為新加坡企業提供獨特商機。名表上鏈器制造商新寶甯(Orient Crown)今年進軍上海,并打算在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尋找當地合作伙伴。
新寶甯創辦人威立(Waleed Abumazen)告訴《聯合早報》,目前公司約四成收入來自中國客戶,在上海設立分公司有助于進一步開拓市場,預計未來七成業務都會集中在中國。
威立說:“我們的產品面向中高收入群體,客戶一般親自看過才會下單。之前許多中國客人會到新加坡訂購,疫情暴發后他們去不了新加坡,我們就決定到中國來。”
胡潤研究院上周發布的《2021胡潤百富榜》顯示,今年身家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富豪人數共有2918人,比去年增加22%,其中逾三成集中在長三角地區。
龐大的中國市場不光為小眾產品提供增長空間,也是新產品試水的良田。醫療投資公司趨勢線(Trendlines)今年攜新型醫療設備參展,并計劃在中國進行產品首發。
趨勢線中國業務主管王屹受訪時披露,公司投資研發一款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儀器,已在新加坡完成臨床試驗,很快將向中國當局申請上市。他說:“中國不僅用戶基數大,在生產制造方面也更具優勢。我們希望在進博會期間找到合作生產商,降低儀器制造成本。”
今年進博會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參展商每兩天就須進行核酸檢測。但作為疫后為數不多的大型國際展會,進博會依然被部分新加坡企業視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讓他們排除萬難也要參展。
福華補品的中國子公司福華綠地食品今年已是第四度參加進博會。公司總經理魏宏告訴本報,頭兩年新加坡總部都會派至少六七人赴華參展,但疫后旅行限制收緊,加上隔離成本不菲,今年只有他一人前來。
魏宏說,疫情暴發后新加坡沒有舉辦任何食品展,多數國際展會也都停擺,“進博會作為中國最高規格的國際展會,是我們少數可以接觸到優質合作伙伴的機會。”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今年率領45家企業組團參展,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也將在進博會期間舉辦活動,為新中企業提供對接溝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