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拿馬星報》10月20日報道,全球對牛奶需求的不斷增長為以阿根廷和烏拉圭為主要出口國的拉丁美洲打開了機遇。國際乳業聯合會預測,到2030年,全世界的乳業貿易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中國、東南亞和非洲是主要進口國,美國將進一步鞏固其出口地位,新西蘭的出口順差將減少。
國際乳業聯合會主席表示,2021年,歐盟牛奶產量占全球比重最大,為31%;其次是美國22%;中國、巴西、俄羅斯和新西蘭的占比在5%到7%之間,英國占3%,剩余的21%大部分由印度產出。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將達到100億,其中50%的人口增長發生在非洲,其次是印度。目前非洲并不是一個乳制品消費大戶,但伴隨著收入增長、西方飲食習慣的滲入,乳制品需求將會增長。因此拉美的出口和投資也有增長的機會。
拉美的阿根廷、烏拉圭是世界乳制品主要出口國,墨西哥是世界第二大進口國。雖然該地區牛奶價格仍處于高位,但由于受到高通脹和經濟衰退的影響,消費量正處于下降趨勢。由于消費減少,乳制品價格可能下降。
新聞來源:https://www.laestrella.com.pa/economia/221020/creciente-demanda-global-leche-ofr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