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道 據厄瓜多爾拉丁美洲新聞社網站9月7日報道,在過去的30年里,外國投資者對拉美國家的壓力與日俱增。投資者針對拉美國家“不合規”行為的訴訟也成倍增加。
報道稱,在此期間,拉美各國被判決支付336.38億美元,這些憑空消失的資金全部來自公共財政。根據跨國研究所(TNI)的數據,這比1970年至2021年期間氣候災害給拉美造成的損失還要多三分之一。
TNI研究團隊剛剛在8月的最后一周發布了最新報告。根據報告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最新數據,阿根廷、委內瑞拉、墨西哥、秘魯和厄瓜多爾面臨211起由跨國公司提起的訴訟,成為過去30年來遭受法律壓力最大的拉美國家。
報道說,雙邊投資條約(BITs)是兩個國家簽訂的互相對本國境內來自締約對方的投資者和投資提供保護的協定,因此通常被用來處理這些索賠。
西班牙“行動中的生態保護者”組織指出,BITs通常包括一系列標準條款,而這些條款總是有利于跨國公司,例如,禁止直接或間接征用企業。
根據TNI的報告,在過去的30年里,針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的327起訴訟占全世界跨國公司提起的訴訟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中絕大多數(86.8%的案件)是由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投資者提起的。
報道還稱,歐洲投資者主要來自西班牙、荷蘭、英國和法國。每四項索賠訴訟中就有三項是向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ICSID)提出的,該機構是組成世界銀行集團的五個組織之一,因此判決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已經判決的案件中,62%的跨國企業贏得了針對拉美國家提起的訴訟。
據聯合國估計,被判決支付的款項足以解決拉美16個國家的極端貧困問題。
TNI的報告顯示,這一數額超過了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和伯利茲的外債總和(2020年的數值),比該地區在1970年至2021年期間因氣候災害而承受的總損失還要多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