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烏拉圭《觀察家報》2月8日報道,國際風險評級機構穆迪發布報告顯示,高度美元化現象在拉美、歐洲新興國家和獨聯體國家最明顯,隨著美國加息,流向新興經濟體的資金可能會放緩,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并削弱其本幣。烏拉圭在新興國家中美元化程度最高。截至2020年底,外幣存款占烏國內銀行系統總存款的74%。拉美國家中排名隨后的是巴拉圭、哥斯達黎加和秘魯,分別占44%、42%和39%。歐洲新興國家中,白俄羅斯以65%的美元化程度高居榜首,阿塞拜疆(56%)、土耳其(47%)、亞美尼亞(46%)和烏克蘭(38%)也在前五名。
穆迪預計,烏拉圭美元化程度未來幾年不會下降。截至2021年9月,烏約76%的銀行存款是美元。主要來自阿根廷的非居民存款占整個銀行系統份額的10%,今年來這一比例已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鄰國水平。
穆迪認為,高通脹和比索持續貶值將繼續促使烏拉圭儲蓄者轉向美元。高度美元化意味著銀行的長期風險,并且很難扭轉。通常情況下,即使宏觀經濟條件穩定且通貨膨脹率已經下降,恢復對本幣的信心并逐漸減少美元貸款和存款需要多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烏擁有較多國際儲備,自2016年以來多數時間處于貿易順差,央行四次加息從而將基準利率從4.5%提高到6.5%,上述因素都有利于保護本幣不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