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9月23日報道,包括美國在內的貿易伙伴及其成員國曾向布魯塞爾施壓,要求其進一步推遲氣候法的實施。
在美國和其他貿易伙伴的壓力下,歐盟第二次推遲了與森林砍伐相關的進口禁令。
環境專員杰西卡·羅斯沃爾證實了《金融時報》此前關于此次推遲的報道。她將新的推遲一年歸咎于技術問題,并表示注冊系統可能會在年底法律生效時崩潰。
她告訴記者:“短時間內,業界涌現出大量信息,存在‘超負荷’的風險。”“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額外的時間來研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該法律旨在阻止歐洲消費者在購買通過砍伐森林生產的產品時加劇氣候危機。如果生產商無法證明其產品并非產自森林砍伐地區,該法案將禁止進口咖啡、可可、橡膠、木材和棕櫚油等產品。
一些成員國抱怨企業尚未準備好遵守該法案。羅斯沃爾否認美國或其他貿易伙伴影響了該決定。
該法案最初于2021年作為歐盟雄心勃勃的《綠色協議》氣候法案的一部分提出,但由于農民抗議、對歐盟經濟疲軟的擔憂以及俄烏沖突后對國防投資的關注,該法案的效力被削弱。
去年12月,歐盟委員會將該法案的實施時間推遲了12個月至今年年底。
新提案需要獲得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和歐洲議會的同意。
美國譴責了這項法案,巴西和印度尼西亞等剛剛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的大宗商品生產國也對此表示譴責。
根據歐盟今年夏天與特朗普政府達成的貿易協議,布魯塞爾同意“努力解決美國生產商和出口商對森林砍伐法的擔憂”。歐盟還承認,“在美國境內生產相關商品對全球森林砍伐構成的風險微乎其微”。
美國伐木工人委員會本月表示,歐盟法律“千瘡百孔”,是防止全球森林砍伐的一次“誤導性”嘗試。
印度也在貿易談判中向歐盟官員提出了這個問題。
發展中國家認為,由于缺乏資源和技術知識來遵守該法律,該法律可能會將數百萬小農戶排除在歐盟市場之外。
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長達81頁的指南,闡明了企業應如何收集其產品的地理位置數據,試圖平息人們對該法律實施的擔憂。
歐盟委員會還根據歐洲衛星圖像建立了自己的森林砍伐觀測站,盡管澳大利亞等貿易伙伴對所使用的數據提出了質疑。
波蘭是歐盟綠色立法反對聲浪最高的成員國之一,本月呼吁將立法推遲兩年。
波蘭政府的一份立場文件指出:“目前的模式施加了不成比例的負擔,尤其是在波蘭這樣森林砍伐風險微乎其微的國家。”
華沙、華盛頓和幾個歐盟國家一直在游說設立一個“零風險”類別,將許多成員國納入其中。
他們還推動小型生產商免于報告,并且盡職調查義務應僅針對將產品投放歐盟市場的運營商,而不是整個供應鏈。
羅斯沃爾拒絕排除任何一種選擇,但她補充道:“我們將繼續打擊森林砍伐。這真的很重要。”“對世界和歐盟來說,這都是一個重大問題。但同時……我們也試圖簡化法律。”
業界對該法律的看法存在分歧。
包括雀巢、聯合利華、米其林和倍耐力在內的可可和橡膠公司都發表聲明,反對推遲該法律的實施,而林業游說團體、農民和雜志出版商則呼吁簡化和推遲該法律的實施。
擁有6萬名會員的瑞典企業協會表示,它支持將該法律“復雜”的盡職調查要求限制在“經營者首次將產品投放歐盟市場”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