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提出至今,已走過12年的歷程。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簡稱“峰會”)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踐行者、推動者,舉辦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在助力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同時,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出重要貢獻。
政商協同新篇章:深化對話筑橋梁
從2018年“一帶一路”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物流高峰論壇到首屆“一帶一路”新經濟發展論壇,從“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13省區市貿易投資洽談會到與波蘭雇主協會簽署《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一帶一路”支持商協會合作備忘錄》,峰會把共建“一帶一路”主題放在突出位置,持續鞏固并不斷放大高端政商對話平臺功效和影響力。2025年峰會將通過舉辦一系列經貿會議,進一步暢通中國—東盟合作的“南寧渠道”,在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間高層對話、加強經貿合作和代言工商等方面發揮核心機制作用。
據統計,峰會自創辦以來,先后有130多位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出席開幕式并發表演講,千余位政府高官、工商界領袖出席峰會活動,累計舉辦200多場商商對話、投資推介、產業對接等經貿活動,近萬名中國—東盟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出席會議,為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深入發展注入新動能。
緬甸工商會聯合會聯合秘書長覺德瓦表示:“在緬中經濟走廊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雙方推進的一系列合作項目正持續加速兩國互聯互通進程,為產業升級與區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應用及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發展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印度尼西亞工商會副主席維加亞指出:“作為峰會的積極參與者、支持者,印尼工商會將持續深度參與第22屆峰會的各項組織工作,同時深化與中國的務實聯系。對于即將于9月召開的本屆峰會,我們計劃在新能源汽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開展系列合作,通過具體項目落地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經貿合作新動能:多維拓展創實效
“桂通五洲”是廣西貿促會持續打造的對外開放交流品牌。今年以來,廣西貿促會已先后與日本、埃塞俄比亞、巴西、以色列等國家政府機構和重要商協會共同舉辦了西亞站、南美站、非洲站、亞洲站等經貿促進活動,與多國商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就企業家互訪、峰會參與、信息共享等達成深度共識。
“‘桂通五洲’連續三年開展共建國家精準經貿對接,旨在推動廣西優勢產業與全球市場深度融合,助力企業把握共建‘一帶一路’新機遇。”廣西貿促會負責人表示。
從深耕“10+1”到輻射RCEP及“一帶一路”,廣西貿促會充分發揮“亦官亦民”獨特優勢,以峰會為核心持續強化經貿“強引擎”功能。第21屆峰會舉辦馬來西亞政府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會,幫助中資企業“新三樣”產品開拓海外市場;舉辦東盟與中日韓(10+3)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大會,圍繞10+3跨境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及數字化賦能等熱點議題展開交流,為包括近500家外方企業在內的3600家企業提供線上對接服務;舉辦中國(廣西)—“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合作座談會、中國—印度尼西亞貿易投資洽談會、中國—東盟多式聯運產業合作對話會、中國—東盟國際貿易與產業投資交流對接會等系列經貿配套活動,在更多領域、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貿易、投資及產業領域交流合作。
在峰會等平臺的助推下,廣西對外貿易實現跨越式增長。從2003年至2024年,廣西進出口總額229億元躍升7236.5億元,對東盟貿易額從53億元增至3528.9億元,實現快速增長。
全球伙伴新拓展:共建共贏生態圈
2025年是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15周年。峰會框架下將舉辦2025年中國(北京、廣西)—馬來西亞貿易投資對接會、2025中國—東盟工商合作交流會、中國(廣西)—“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合作交流會等經貿活動,持續拓展峰會服務區域,邀請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國家的商務主管部門、駐華使領館及工商界等機構參與,探索符合各方國情和市場需求的經貿合作模式,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維護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通過精準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技術優勢與廣西區位功能,構建安全穩定的全鏈條合作體系,攜手開拓第三方市場,助力廣西成為“一帶一路”人工智能合作的戰略節點。
在嘉賓邀請方面,今年峰會擬邀請俄羅斯、巴西、埃及、南非等金磚國家以及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使領館和工商界參會,為峰會引入更多國際合作元素,將區域合作與全球性視野相結合,拓展廣西以及更多國內企業的國際合作空間。
站在共建“一帶一路”新起點,第22屆峰會將通過強化機制協同、深化經貿實效、擴容伙伴網絡三維發力,持續提升平臺功能,全力服務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新的力量。
(廣西貿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