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3日,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2022年年會暨第十五屆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成功舉辦。年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召開,在上海市設主會場,在北京市設分會場,并通過網絡方式同步直播。
本次年會主題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中國仲裁高質量發展”。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柯良棟,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副庭長張樹明發表視頻致辭,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黃進,上海政法學院校長、上海仲裁委員會主任劉曉紅線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在開幕式上柯良棟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為仲裁在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中國建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公正高效解決經濟糾紛的重要方式,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推動糾紛非對抗性解決的特性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有著特別而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產業不斷創新,在市場需求、經濟運行、競爭態勢、支持措施等方面,都給仲裁法學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課題、新任務,也帶來了新挑戰、新機遇。期待與會嘉賓充分交流研討,為我國仲裁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黃進表示,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是全國性的仲裁理論研究學術團體,是廣大仲裁法學理論和實務工作者交流思想、分享成果、達成共識的平臺。要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仲裁推廣宣傳,更好服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和法治中國建設;加強涉外仲裁人才培養,為國際仲裁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論壇圍繞“中國仲裁公信力建設”“國際仲裁地/仲裁中心建設”“涉外仲裁人才培養”“后疫情時代的國際航運仲裁”“仲裁司法審查”“仲裁員利益沖突與回避”“仲裁機構深化改革”“專業仲裁與商事調解”8個分議題展開研討,80多名國內外仲裁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和實務界人士發言。
本次會議由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主辦,上海仲裁委員會、上海政法學院承辦,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協辦。線上線下參會人員超過1.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