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第三期“貿仲直播間——解讀國際仲裁”系列講座之國際仲裁中的證據成功舉辦。此次活動邀請了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中國香港等境內外國際仲裁實務專家參與研討,以期促進境內外仲裁界的交流互鑒,不斷將中國經驗與國際仲裁的最新發展進行有機融合。講座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威科集團(Wolters Kluwer)、國際爭議解決研究院(IDRA)聯合主辦,由羅夏信律師事務所(Stephenson Harwood LLP)、盈科律師事務所、金杜律師事務所、漢坤律師事務所及39 Essex Chambers分別作為支持單位。貿仲仲裁院副院長解常晴女士致開幕辭,威科集團法律合規部總監Gwen de Vries女士致歡迎辭,貿仲事業發展處副處長陸菲女士主持了開幕式。
Gwen de Vries女士在歡迎辭中感謝了貿仲、IDRA以及相關支持方對本次活動的積極貢獻,就威科最新推出的Kluwer Arbitration Practice Plus從其功能、優勢和使用指引等方面進行了簡要介紹。
解常晴副院長在開幕致辭中表示,貿仲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五大常設仲裁機構之一,不僅代表了中國仲裁的國際品牌,也是國際仲裁的中國經驗。自成立以來,共受理仲裁案件5萬余件。在2021年度,貿仲新受理案件4071件,涉案金額1230億元,連續四年超過1000億元,其受案量、受案金額、當事人國別數等,在亞太地區乃至世界仲裁機構中均處于領先地位。此外,為回應市場需求,在新冠疫情下,貿仲在仲裁規則的先進性、爭議解決服務的多元性、高科技應用等方面不斷創新發展,著力提高仲裁服務品質和國內外“用戶體驗”。就“國際仲裁中的追加與合并”“多份合同仲裁”等國際仲裁領域熱點問題的解決方式,貿仲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在國際仲裁通行做法的基礎上發掘貿仲獨有的特色之處,契合仲裁參與者所需。
主題研討的第一個議題“事實證據”由39 Essex Chambers大律師 Swee Im Tan女士主持。
來自倫敦39 Essex Chambers的大律師Jonathan Bellamy先生從普通法角度,分享了如何處理事實證據以及其核心原則的運用等問題。隨后漢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金立宇律師詳細介紹了中國仲裁以及民事訴訟法中證據規則的最新發展,并結合親身參與的案件分享對普通法下證據規則的幾點思考。國際爭議解決研究院(IDRA)主任揚帆博士以比較法視角,圍繞國際仲裁中的軟規則以及對事實證人的交叉盤問進行詳細解讀。Clyde & Co(其禮律師事務所)巴黎仲裁團隊負責人Nadia Darwazeh女士從實務角度就在國際仲裁中如何取證以及庭審中如何呈現證據進行深入講解。
第二個議題“專家證據”由貿仲香港仲裁中心副秘書長王皓成先生主持。
Arnold & Porter LLP(美國凱壽律師事務所,紐約)國際仲裁高級顧問Kabir Duggal博士圍繞國際仲裁中的專家證人,包括專家證人的資質、專家證人的選定與指定等內容進行詳解。香港Secretariat機構負責人Ben Burley先生從國際工程領域出發,介紹了專家證據的界定、作用以及專家證人的責任等問題。隨后,倫敦39 Essex Chambers大律師Marion Smith女士以專家證人為切入點,結合經典案例詳解交叉盤問的準備與技巧。漢坤律師事務所趙宇先律師從中國法視角介紹法律專家證人和技術專家證人,以及國際仲裁程序中專家證人的選擇問題。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為:貿仲事業發展處副處長陸菲女士,39 Essex Chambers.大律師 Swee Im Tan女士,倫敦39 Essex Chambers大律師Jonathan Bellamy先生,漢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金立宇律師,國際爭議解決研究院(IDRA)主任揚帆博士,其禮律師事務所巴黎仲裁團隊負責人Nadia Darwazeh女士,貿仲香港仲裁中心副秘書長王皓成先生,美國凱壽律師事務所(紐約)國際仲裁高級顧問Kabir Duggal博士,香港Secretariat機構負責人Ben Burley先生,倫敦39 Essex Chambers大律師Marion Smith女士,漢坤律師事務所趙宇先律師)
商事仲裁是國際通行的爭議解決方式之一,為世界經貿主體所普遍采用,也是我國涉外法律服務中的重要內容。本次講座共吸引各界人士75,000余人次通過線上直播平臺關注收看,獲得了良好反饋。后續,貿仲直播間將繼續推出最后一期“國際仲裁解讀”系列講座,從理論研究與實務發展等方面出發,探討國際仲裁發展前沿話題,聚焦中國仲裁服務對外開放,助力打造高質量的中國仲裁品牌。貿仲將與全球仲裁界同仁共同發掘國際仲裁創新發展新格局、交流合作新路徑、人才培養新動能,為國際仲裁事業行穩致遠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