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在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絲綢之路仲裁中心(簡稱“貿仲絲路中心”)聯合西安交通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在西安共同舉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知識產權創新助力”主題圓桌論壇。本次會議旨在貫徹落實《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精神,匯聚知識產權優質服務資源,合力共促知識產權制度創新,完善統一的產權保護制度,切實發揮商事仲裁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的優勢,暢通知識產權訴訟與仲裁、調解對接機制,為共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創新助力。貿仲絲路中心秘書長助理蔣紅梅主持會議。
蔣紅梅首先介紹了貿仲辦理知識產權案件情況和知識產權仲裁服務優勢,特別介紹了貿仲絲路中心構建知識產權交流合作平臺取得的工作成績。她表示,仲裁作為國際通用的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突破了訴訟的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具有獨特優勢,對于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便利條件。希望未來與各方共建合作平臺,加強知識產權仲裁宣傳推廣,營造仲裁友好型市場氛圍,進一步暢通訴訟、仲裁、調解多元化解對接機制,為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保駕護航。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廳級干部沙慶超對貿仲絲路中心取得的工作成果表示肯定。他以知識產權領域版權相關行業建立統一有序大市場的需求為視角,回顧了中國版權制度的建立發展歷程,指出版權具有的突出特點和版權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他表示,建立版權相關行業統一大市場,法律保護制度不能缺位,未來將立足國家戰略布局,共同促進知識產權服務領域的資源優化和整合,著力突出商事仲裁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的優勢,共同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助力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和文化繁榮的良好營商環境。
陜西省知識產權局二級巡視員裴犁介紹了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開展的重要工作。近年來陜西省著力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卓有成效,頂層設計更加完善,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保護協作更加緊密,保護體系更加完善。期待未來進一步擴大合作機構范圍,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積極推進陜西省知識產權仲裁工作,共同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貢獻知識產權力量。
西安交通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馬治國教授強調,知識產權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要素,對于加快全國甚至全球統一市場具有重要意義。知識產權糾紛具有專業性、復雜性、類型化、市場化等突出特征,仲裁的保密性、專業性等優勢天然契合知識產權爭議解決,仲裁大有可為。他表示,應匯聚各方專業資源,多措并舉著力提升知識產權仲裁服務水平,確保仲裁公平公正,促成統一規則的形成,切實發揮仲裁制度在知識產權糾紛解決中應有的作用。
陜文投集團總法律顧問、陜西省版權協會副理事長黨雷談到,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對知識產權工作提供了機遇和挑戰,知識產權助力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關鍵在于打造全國統一的多方參與的知識產權貿易和保護平臺。他介紹了在影視版權與仲裁相結合促進行業發展方面取得的先行經驗,并建議未來加強仲裁制度的宣傳力度,凸顯仲裁制度的優越性,不斷提升仲裁案件辦案質量,降低仲裁處理知識產權糾紛的成本,突出貿仲絲路中心在知識產權領域的獨特地位,打造面向“一帶一路”、解決國際國內知識產權貿易糾紛的新旗艦。
各方圍繞發揮知識產權仲裁服務優勢、合力打造知識產權保護平臺、暢通知識產權多元化爭議解決機制等內容進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討,并達成合作共識,為今后助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貢獻了智慧和力量。陜西省知識產權局保護處副處長張小良參加了論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