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商報》網站報道,該國聯邦經濟部日前甄選了32個微電子企業項目,擬在歐洲共同利益重點項目(IPCEI)框架下提供數十億歐元資金扶持。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全球供應瓶頸表明,德國和歐洲已沒有時間耽擱,必須共同努力,實現微電子需求自給自足,使生產重新回到德國和歐洲,必須依靠創新、節能和環保技術促進工業完成碳中和轉型。具體哪些項目能被納入IPCEI框架,由歐盟委員會決定,一旦入選則意味著能獲得慷慨補貼和歐盟國家全方位支持。
據了解,IPCEI項目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一是符合歐盟戰略目標、具有高度創新性;二是項目必須由多個歐盟成員國企業參與。
德國經濟部稱,此次甄選的32個項目私人投資總額超過100億歐元,但未公布政府資金所占比例。在IPCEI一期項目中,私人投資總額為26億歐元,政府資金為10億歐元,按照這一比例,這一期政府投資額或達40億歐元。
除德國外,19個歐盟成員國的約90家企業參與到IPCEI項目,目的是在整個價值鏈中促進微電子和通信技術,參與企業包括行業巨頭、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項目涵蓋材料生產、芯片設計和生產以及零部件和系統集成。